协议达成!发展中国家的“历史性胜利”
经过激烈争论和彻夜谈判后,协议性胜当地时间20日,达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达成全面气候协议,发展批准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中国这被称作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利“历史性胜利”,意味着发达国家需为气候变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协议性胜灾难性后果“埋单”。
不过,达成该协议尚未就基金如何运作、发展哪些国家应该出资等关键问题作出规定。中国发达国家的历史利信誉问题也成为基金能否落实的未知因素。与此同时,协议性胜有发达国家认为COP27在淘汰化石燃料和控温承诺上没有取得太大进展。达成对此,发展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包存宽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历史利需要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最重要的是将已经达成的共识和承诺落到实际行动上。
20日,COP27主席舒凯里在闭幕会上宣布达成全面气候协议。(法新社)
“这是一次胜利,但来之不易”
“当COP27主席舒凯里(埃及外长)敲定协议的小木槌落下,疲惫不堪的外交官们在会议大厅里鼓起掌来。”《华盛顿邮报》20日这样描述协议通过的一幕。英国《卫报》则对幕后磋商作出更详细报道:原定于18日晚结束的COP27会议延长超过36个小时,在很多阶段,协议看起来都无法达成。富裕国家与贫穷国家之间出现明显分歧和尖锐言辞,特别是在最后几个小时,各国不断就某个用词争论不休。经过彻夜谈判,最终在红海破晓之际,各方就东道主埃及起草的一份协议达成共识。
“今天在沙姆沙伊赫COP27创造了历史,各方同意设立期待已久的‘损失和损害’基金,援助特别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COP27在官方推特上兴奋宣布。《卫报》称,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是当极端天气对贫穷国家的物质和基础设施造成严重影响时,为其提供经济援助。CNN说,这是一次重大突破和逆转,标志着美国和欧盟等长期反对者首次同意建立该基金,这些富裕工业化国家产生的不成比例的污染加剧了气候灾难。
与会的肯尼亚代表团成员瓦奇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会上的争论非常激烈,一度导致谈判暂停。最后,富国在强大的压力下才勉强同意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他说:“这是一次胜利,但来之不易。”CNN援引气候专家的话称,这一成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发展中国家保持了团结,发挥了比过去几年更大的影响力。
这个胜利令发展中国家欢呼。非洲国家集团气候谈判小组首席谈判代表卡洛加称之为“独一无二的时刻”。他说:“30年的耐心等待……这是全球公民的胜利。”巴基斯坦气候变化部长谢里·拉赫曼的发言获得掌声,她表示:“这不是接受慈善,这是对我们的未来和气候正义投资的首付。”法新社称,该国今年遭遇史上最大洪灾,成为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灾难的象征。
尚有很多不确定性
《华尔街日报》称,就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达成共识,消除了更广泛气候谈判中的一个关键症结。不过,气候专家在庆祝胜利的同时,也指出未来的不确定性。CNN说,基金将如何运作的细节仍不明晰。协议文本在关于何时开始运作以及具体如何筹集资金等方面留下许多问题。《纽约时报》报道称,协议要求成立一个由24个国家代表组成的过渡委员会,在未来一年里研究该基金应该采取什么形式,哪些国家和金融机构应该出资以及资金应该流向哪里。很多关键问题都留给了未来的谈判。
尽管发达国家终于同意帮助较贫穷国家,但仍藏着不少心机。《华尔街日报》援引参与谈判代表的消息说,该基金的援助目标是最脆弱的较贫穷国家,这是富裕国家的一个重要要求,它们不希望资金流向中国和其他被视为发展中国家的“高收入国家”。相反,富裕国家还希望中国、海湾国家以及其他“高收入”发展中国家作出贡献。《卫报》称,许多贫穷国家认为,这是企图将最贫困的发展中国家与中国、沙特等更大经济体区分开来,对此强烈反对。这一争论占据了上周末的大部分谈判时间。
此外,拜登政府的一名高级官员告诉CNN,该基金将重点关注如何支持损失和损害,但不包括责任或赔偿条款。报道称,长期以来,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一直试图避免此类规定,因为这可能使它们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法律责任和诉讼。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此前公开表示,损失和损害与气候赔偿不是一回事。
而对于出钱的具体问题,《华尔街日报》称,美国一直以来都是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预计将带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资金。但任何资金都需要得到美国国会批准,这一努力很可能遭到共和党反对。《纽约时报》提到,发达国家10年前承诺在2020年之前,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资金以应对气候变化,却没有兑现。
“我们的星球还在急诊室里”
本次大会就《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落实和治理事项通过数十项决议。除了“损失和损害”基金,COP27还通过一份最终声明。据法新社20日报道,声明重申《巴黎协定》的温度目标,并呼吁各方加快逐步减少有增无减的煤电,逐步取消低效的化石燃料补贴。中国出席气候变化大会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大会通过的决议中,一号决议是大会的政治成果文件,重申坚持多边主义,强调气候危机紧迫性,体现了各方团结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意愿和行动安排。
但据路透社报道,一些国家在如何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方面仍存在分歧。欧盟此前威胁,如果在排放问题上得不到更好承诺,将退出谈判。但在20日凌晨结束的马拉松式谈判后,欧盟没有阻止最终声明。不过,欧盟气候政策负责人蒂默曼斯仍对声明中未保留敦促各国放弃使用化石燃料的措辞表示不满。
“我们的星球还在急诊室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0日表示,本届气候大会向正义迈出了重要一步,虽然单凭这一点不足以解决气候危机,但这表明各方在重建信任。▲
本报驻埃及特派记者 黄培昭 本报特约记者 陈 欣
(责任编辑:休闲)
-
11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出席2022论坛年会并发言。论坛上,易会满从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经验、如何将资本市场一般规律与中国市场的实际相结合等方面对近年来证监会的工作成果、未来发展方向作了总 ...[详细]
-
近日,东方航空发布《非公开发行 A 股股票募集资金使用 可行性分析报告》,这份公告披露,本次非公开发行的募集资金总额含发行费用)不超过人民币150.00 亿元,其中105亿元用于引进 38 架飞机,机 ...[详细]
-
Manner咖啡回应疫情期间工资打折:不实 将追究散布者刑事责任
【#员工曝Manner咖啡疫情期间工资打折# Manner咖啡:不实 将追究散布者刑事责任】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咖啡连锁品牌Manner员工工资被打折,受疫情影响,员工需要选择“按50工时发工资”或者“ ...[详细]
-
单眼皮、斜眼角、窄眼裂、浅眼窝——在中国常被视为北方人的典型长相,在世界则被视为东亚人尤其是中国人)的特征。单眼皮女孩图片来源:图虫创意现在有很多人不喜欢单眼皮,选择去割双眼皮。但是,其实你的眼睛中隐 ...[详细]
-
广州昨日社会面40例,大部分区域疫情已基本阻断,海珠呈现重点片区集中发病特点
11月22日,在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介绍,11月21日0至24时,广州市新增8210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社会面发现40例,其余在隔离观察、高风险区筛查 ...[详细]
-
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西藏航空一客机在重庆机场偏出跑道,已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处置
央视新闻消息,据中国民用航空局,2022年5月12日,西藏航空公司TV9833航班在执行重庆—林芝客运任务时,在重庆机场起飞滑跑过程中偏出跑道。根据机组反映,飞机在起飞过程中出现异常,按程序中断起飞, ...[详细]
-
印度主要股指迈向五日连跌,印度卢比跌至历史新低,通胀担忧加剧削弱了市场人气。 标准普尔BSE Sensex指数下跌1.7%,至53,155.24点,创下3月9日以来最低水平。 NSE Nifty 50 ...[详细]
-
要抓紧谋划和推出增量政策工具。我国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其他政策有足够的空间和多样化的工具,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方面有丰富的调控经验,将会进一步加强相机调控,该出手时就会出手。5月12日,就如何应对疫情 ...[详细]
-
北京农商银行党委书记付东升:金融精准服务新市民首要是推动金融服务均等化和便捷化
中国网财经11月22日讯 2022年论坛年会于昨日隆重开幕。北京农商银行党委书记付东升在会上表示,金融精准服务新市民,首要是推动金融服务的均等化和便捷化。北京的新市民人数多、分布广、需求差异大,在常住 ...[详细]
-
华虹半导体发布首季度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029亿美元同比上升211.4%
01347)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该公司于期间销售收入再创历史新高,达5.946亿美元,同比上升95.1%,环比上升12.6%;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029亿美元,同比上升211.4%,环比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