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董事长刘连舸:百年中行的国际金融使命

是中国中行中国唯一一家连续经营百年的银行,是银行中国全球化和综合化程度最高的银行。中国银行的董事的国全球化发展征程历经百年,开启了民族金融业全球化经营体制之先河,长刘铸就了闪亮的连舸金字招牌,是百年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见证者、推动者和参与者。际金
一、融使跨越世纪的中国中行记忆,融通中国与世界
百年沧桑,银行薪火相传。董事的国一个多世纪以来,长刘中国银行风雨兼程、连舸锐意进取,百年始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际金在不同时期有力支持了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成为融通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
走出国门,奠定国际化基础。中国银行在创业之初就确定了国际化基因。1912年中国银行成立,1915年开始试办外汇业务,1928年改组为“政府特许之国际汇兑银行”,成为当时少数能与外国银行相竞争的民族金融机构。1929年,中国银行伦敦经理处成立,开创中国金融机构在世界金融中心设立分支机构的先例;此后大阪分行、新加坡分行、纽约经理处等海外分支机构相继成立,并与世界各地上百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成为国际金融界的重要力量。抗日战争期间,中国银行开辟国际通道,扶持对外贸易,积极争取侨汇,1939—1945年累计办理侨汇2.3亿美元,成为支持抗战的金融中坚力量。
擦亮招牌,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银行作为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结算、侨汇和其他非贸易外汇业务,肩负起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和外贸事业的历史使命。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银行从试办交通部买船造船贷款开始,逐步将外汇贷款范围扩大到冶金、航空、化工等多个行业,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1972—1976年,中国银行累计发放外汇贷款21.1亿美元。
变革图新,融入全球化大局。改革开放后,我国与全球贸易往来更加密切,中国银行主动融入全球化大局。积极叙做国际商业贷款、率先进入国际债务资本市场,筹集大量外汇资金支持基础产业和重大项目建设,占同期国内利用外资总额的比例曾高达88%。1994年中国银行巴拿马分行开始营业,至此形成覆盖全球六大洲的金融服务网络布局。2004年,中国银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引入外资战略投资者,并于2006年先后在香港、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探索现代化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排头兵。
巩固优势,服务对外开放新格局。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银行不断巩固全球化特色优势,在支持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发挥重要作用,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截至2021年末,中国银行境外机构已布局海外62个国家和地区,境内国际结算业务、外汇交易业务量保持中资同业第一。着力打造“一带一路”金融服务大动脉,截至2021年末,累计跟进沿线国家重大项目逾700个,累计完成各类授信超过2000亿美元。连续四年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并助力举办消博会、服贸会、广交会等一系列主场展会,为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贡献力量。首创“中银全球中小企业跨境撮合服务”,已在全球举办80多场对接会,为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万家中小企业提供“一对一”撮合服务。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2022年冬奥会提供全方位、高水平的金融服务,是中国唯一一家“双奥银行”。
百年发展,中国银行始终肩负自己的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跨境金融服务优势,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2021年,中国银行成为新兴经济体中唯一一家连续11年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的金融机构,在英国《银行家》杂志评选的“全球1000家大银行”“全球银行品牌500强”中均位列第四。
中国银行伦敦分行外景 中国银行/供图
二、新时代新形势,赋予金融新使命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蔓延、反弹,气候风险日益凸显,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对中国金融业的全球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当前,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分化加剧,大国博弈复杂剧烈,主要经济体财政支持力度减弱、货币政策收紧,产业链供应链艰难修复。双循环新格局下,对内深化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对外扩大开放带来发展空间与潜力。中国银行业的全球化发展要植根国内大市场,高水平对接外循环,推动稳外需、保出口,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能力。
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跨境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不断丰富多元,竞争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主要国内外同业积极优化全球范围内的金融资源配置,加快布局增长较快的市场和业务;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依托场景生态,争夺跨境金融领域的客户与市场份额。与此同时,全球跨境金融市场的竞争动能正经历深度调整。数字经济提质增速,金融科技加速发展,金融服务面临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全新要求。绿色经济成为全球发展新趋势,绿色产业发展和高碳产业转型急需更大范围的金融支持。金融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组成部分。中国银行业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把握新的历史机遇,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在国际金融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全球金融治理面临深刻变革。全球金融格局“东升西降”趋势日益明显,新兴市场金融业的重要性显著提升,全球金融治理亟须完善,体现更加多元、包容的特征。同时,我国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金融“引进来”“走出去”不断加速,并积极参与和推进新的国际协作框架与国际金融合作平台建设,在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创新中发挥关键作用。中国银行业作为中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亟须在世界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发出新兴市场金融业的声音,助力全球金融治理变革。
三、建设全球一流现代银行集团,开拓创新展现新作为
翻开时代的新篇章,中国银行将坚持“建设全球一流现代银行集团”的愿景目标,勇担“融通世界造福社会”的使命,加快建设以国内商业银行为主体,全球化、综合化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战略发展格局,推动全球化发展实现高质高效、行稳致远。
服务实体经济,联通中国与世界。坚持“立足中国,服务全球”,立足服务于我国新发展格局,主动融入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聚焦“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客户,持续扩大跨境客户基础。对接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紧跟国家区域战略,高度重视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业务。持续助力联通中国与世界,支持共建“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网络,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开拓境外市场潜力,实行差异化区域发展战略,把握RCEP等区域一体化发展机遇,力争实现亚太市场做大做强、发达市场做深做透、“一带一路”市场做精做细、新兴经济体市场做稳做实。
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彰显大国重器形象。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为准则,构建优质产品体系,全面提升全球竞争力。巩固跨境融资、跨境贸易等传统优势业务,丰富跨境供应链金融、全球现金管理平台等服务,打造“跨境领先银行”品牌。提升业务多元化水平,增强跨境投资银行、资产管理、托管等综合化服务能力,协调打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构建全球一体化服务平台。依托场景生态建设带动跨境服务能力、品牌全面提升,加强科技投入与应用,推动跨境金融线上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创新服务境内外客户“碳中和”金融需求,积极推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碳交易等服务,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融入国际规则,推动国际金融合作交流。主动适应国际规则,积极参与新规则和新标准的制定,为全球金融治理改革贡献更多的力量。持续跟踪国际同业进展,加强与国际同业合作交流,积极引进先进理念、标准、方法和相关案例,助力搭建金融业共商共享信息交流平台。加强碳金融、金融科技等新兴领域的国际业务交流,深度参与国际规则的讨论与制定,使具有新兴市场特色的金融业务规则、治理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更多认可和推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网络建设,加强金融合作交流,为区域内金融合作、业务准则、金融监管交流等提供桥梁支持。
云程发轫,万里可期。中国银行将锚定战略目标,全力投身全球一流现代银行集团建设,赓续百年国际金融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金融力量!
作者:刘连舸(中国银行董事长)
相关文章
2021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中国人工智能创新水平已进入世界第一梯队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严曦梦 记者 宋薇萍)9月1日下午,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治理论坛在上海世博中心举办。本论坛主题为“以人为本,赋能为善”,论坛举办了多场人工智能治理专题对话,并发布了《20212025-07-05-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中新经纬21日,话题#60岁中通快递分拣工凌晨在岗位猝死#登上微博热搜。对此事,中通方面回应中新经纬称,正与家属协商。中通方面表示,对于网2025-07-05
南通鸿洲酒业起诉苏酒集团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一案于2月20日开庭
据如东县人民法院,南通鸿洲酒业有限公司起诉苏酒集团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一案,已于2月20日开庭,案由为买卖合同纠纷。据天眼查显示,南通鸿洲酒业有限公司法人为丁正国。苏酒集团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为张联东,其2025-07-05-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5
- 央视网消息:为充分发挥社会应急力量在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中的重要作用、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近日,应急管理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社会应急力量健康发展的意见2025-07-05
- 2月17日早上9点,丰台区太平桥人口文化园里熙熙攘攘,北京今年首场“百姓就业”进社区招聘服务活动在这里开启。22家用人单位带来1300余岗位,现场还提供了就业指导、劳动关系和政策咨询等服务。亮点1“面2025-07-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