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控在家要办公,在线办公要收费?
靠免费获得的封控用户基础不代表能顺利变现
近日,“腾讯会议部分功能开始收费”的家办消息登上了热搜,有用户反馈此前一些免费功能如自动会议纪要,公线目前只能体验10分钟,收费如果想长期使用需付费升级为会员功能。封控
不能继续“畅享”腾讯会议的家办功能背后,则是公线对个人用户开启付费模式。目前,收费官方APP显示用户可按单月、封控单个季度或整年来购买,家办收费分别为30元、公线88元和288元。收费
今年7月钉钉将免费使用人数上限调整为10人,封控也曾引发争议,家办但随后相关负责人否认,公线并称只是一款项目管理功能“钉钉项目”有所调整。
事实上,不管是企业微信还是钉钉、飞书等均有针对企业的收费版本,此次腾讯会议针对个人用户开启会员服务收费,尚属首次。
“免费的才是最贵的”,一位业内人士如此分析,随着疫后需求的暴增,巨大的流量涌入,对在线办公软件背后的企业来说,基础云资源和带宽等消耗巨大,如果用户想享受高质量的服务最终还是通过付费来实现。然而,中国互联网企业惯用“养成系”模式,从免费使用开始培育用户心智,后疫情时代,在线办公软件面临B端企业专业需求与C端用户个人使用需求并存的情况,收费逻辑是否合理,能否顺利变现,仍有待观察。事实上,当疫情结束后面临整体用户的回落,也许是此时加速商业变现的一个重要考量。
部分功能收费惹争议
研二学生高桥(化名)日常使用腾讯会议十分频繁,她观察到,目前高校的大部分线上讲座都是在腾讯会议上进行,受疫情影响,很多高校上课同样在腾讯会议开展。
第一次在腾讯会议上开展她的毕业论文访谈时,她的感受是“很方便”。会议全程都可以转录,文字准确度也与其他付费转录平台差不太多。但第二次使用时,她却发现免费用户只能试用10分钟。
根据腾讯会议APP显示,目前面向个人用户、组织及公司两类用户群体提供多种服务套餐。针对个人用户,均可使用免费的个人版腾讯会议,基础功能包括限时45分钟的多人群组会议、1GB云录制空间,以及允许最多25人同时入会、最多30人同时开启摄像头,还有最多设立2个讨论分组和一定限制的画质等日常音视频会议服务。个人用户如果想要升级为会员,那么在按月、按季度或按年付费的基础上,可以享受20GB录制空间,允许最多60人同时开启摄像头、设置2名联席主持人等功能。
付费前后最大的服务差异则在于,字幕、实时转写和自动会议纪要方面的限制,如果是基础免费版,每场会议只能体验10分钟,付费后,则可以无限使用时长,画质也更为高清。
在看到付费规则后,高桥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线上会议对于听众没什么限制,主要是对发起人的限制。针对转录等功能,她目前通过录音笔来解决需求。
资深互联网观察人士张书乐认为,这种收费行为有点“急功近利”,腾讯会议软件在基本功能完善的情况下,发展速度很快,普及率也很高,但是这样的会议软件用户基数大,活跃用户量却不高,很多用户可能就去寻找平替。“很多线上会议拉微信群实际上也能解决”。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用户对这次收费开展讨论,有人谈到“服务器和带宽都要钱,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有人表示“一个月30元能够让我用几次,为什么不能按次收费”,有老师发现在家直播教学自己购买了软件,现在收费后确实带来不便,一部分学生提到上英文课无法实时转录很头大,因此觉得这是在“割韭菜”。
一位接近腾讯会议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其实“主要目标客群实际上还是中小企业”,他表示对大企业来说定制需求比较高,不需要个人付费。中小企业对人数要求不高,只要质量过得去,费用不高,勉强能接受,但也可能存在忠诚度不高的问题。
IDC中国助理研究总监崔凯指出,腾讯会议定位主要是面向企业用户,本次面向个人用户的会员版更像是一次商业模式的尝试。
高速发展的隐忧
过去几年,在线办公市场迎来飞速发展,用户规模和用户使用时长等出现爆发式增长。根据CNNIC公开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6月,中国远程办公用户规模达1.99亿,占网民整体的21.2%;到了2022年6月,这一数据已经达到4.61亿,占整体网民的43.8%。2020年春节期间,有超1800万家企业采用线上远程办公模式,2022年上半年,一线城市用户在线办公使用率增长明显,半年提升8.4%。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12月,腾讯会议正式上线。2020年受疫情影响,居家办公需求激增,这期间腾讯会议迎来用户的猛增,2020年1月月活为77万,到了3月则为5823万。根据腾讯第一季度财报显示,目前腾讯会议规模注册用户达到3亿,月活用户超过1亿。
不止腾讯会议,目前,钉钉、飞书等在线办公软件均迎来高速发展。根据第三方机构QuestMobile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9月多个在线办公App月活跃用户数量创下今年新高,其中钉钉为2.2亿,企业微信达1.1亿,飞书则是840万。据钉钉披露的数据,近两年来钉钉上100万人以上、10万人以上、1万人以上的企业组织数均增长一倍左右。
放眼全球来看,以诞生于2011年的在线视频会议软件Zoom为例,疫情后收入持续几个季度爆发式增长。根据第三方数据统计来看,2022年第二季度,Zoom的月均访问量大约在8亿左右。然而,疫情红利似乎接近尾声,2023财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显示,该季度营收为11亿美元,同比增长却为7.6%,连续六个季度放缓,在净利润方面,只有4570万美元,同比下降86%。在支出方面,研发费用为1.73亿美元,同比增长109%,营销费用为4亿美元,同比增长47.7%。
崔凯分析,Zoom的核心功能还是会议,目前企业用户超过20万,围绕着这个核心仍在拓展业务,比如:IP电话、呼叫中心等,但是为了应对微软等企业服务巨头的竞争,Zoom不得不加大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的投入。
与海外市场有所不同,中国企业软件服务市场才刚刚起步。崔凯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国内在线会议软件市场,一方面是专注于会议应用的中小服务商(类似于Zoom),另一方面是脱胎于云服务商,服务于公司整体的企业服务市场战略,比如腾讯会议属于腾讯云,在战略层面更多是拓展从C端到B端的应用场景。钉钉目前则在阿里云的体系下,定位为企业上云入口和低代码应用开发等。
“协同办公市场未来一定会从免费或者半免费服务变成商业服务,核心逻辑在于企业服务市场的成熟,当然运营成本压力也是主要因素之一。”崔凯强调,对服务商来说,疫情之前,免费用户的平均使用时长较低,运营成本和资源消耗相对可控。但是疫情后,免费用户使用频率大幅增长,这对服务商带来较大的运营压力。
多位业内人士提出,假如疫情影响减弱,线上办公用户的流失势必会出现,到时企业可能面临一个更大的挑战。“从综合成本来看,线上办公可以减去路途和时间成本,但是面对面沟通的效率一定会更高,用户流失程度最终取决于平台的功能设置和用户体验。”
避免用对待企业的思路来对待用户
“疫情前,国内在线办公推行十分艰难,主力是软件服务商;疫情发生后,中国互联网公司通过强大的免费号召力聚集用户,抢占市场,在此基础上做增值服务,可以把用户习惯、黏度和圈层联系起来,有利于业务不断扩大,营收增加。”艾媒咨询CEO张毅指出,这种模式有很明显的优势,可以顺应用户自身的需求实现买单,但也存在天然的短板,在经济环境下行的情况下,原有的引流服务定位将会转变,这些业务可能会面临营收甚至盈利压力。
上述接近腾讯会议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去年开始腾讯内部已经要求腾讯云自负盈亏,逐步“断奶”。腾讯会议实际上属于腾讯云公共产品的一部分,这次收费的一些功能比如实时转录今年才真正上线,这被他看作是在为付费模式做准备。然而靠免费获得的用户基础不代表能顺利变现。这其中最大问题在于在线办公软件的流量特性单一,变现困难,对用户来说消费动机不强。
专家会议是北京某小型企业较为重要的一个业务模块,几乎每个月都会进行,具体方式为平台邀请的一位专家面向公众作热点话题的解读和分享。该平台一名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会议均在腾讯会议平台上开展,此前,使用腾讯会议在其他平台推拉流直播,会涉及收费的问题。
目前,这家企业还没有为腾讯平台的附加功能付费。“我们的会议主要在20-50人的区间,平台的基础功能对我们已经够用了”,在她看来,“如果基础版免费,其他附加功能收费还可以接受,毕竟平台也需要生存,如果是开会频次很多的企业,可能会选择付费”。
“简单的包月或包年付费逻辑其实很单一,用对B端企业的思路来面对C端用户是否合理有待考察,这背后是一种消费者与使用者的错位状态,很容易引发用户间的争议,更应该考虑的是短期刚需是否能够真正激发消费者的付费意愿。”张书乐认为目前在线办公软件的办公效果还很初级,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张毅则指出,针对C端用户,包月付费实际上应当在原有服务免费的基础上,对增值新服务收费,只有这种模式才靠谱。这样既可以留住老用户,又可以有新收入。
崔凯表示,中国用户对软件和服务付费的习惯相对比较保守,对硬件采购接受度更高,疫情之前整体视频会议市场仍以硬件部署为主。这与中国用户的会议模式有关,当用户使用视频会议从传统的宣贯型会议转变为会商型会议,用户使用习惯和付费习惯都将逐渐转变,网络会议将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其中,大中型企业将是市场的主要客户,中小企业的长尾市场也同样具有较好的增长潜力。
作者:孟倩
(责任编辑:休闲)
-
□记者 李荣 上海报道11月19日在沪召开的重大基础设施韧性国际工程科技战略高端论坛上,业内专家认为,进一步提升重大基础设施的韧性,已成为现实需求。中国工程院三局局长高战军等专家说,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 ...[详细]
-
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和电力生产同比保持增长。与9月份相比,原煤增速回落,原油、天然气增速加快,电力增速由负转正。一、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及相关情况原煤生产增速回落,进口增速加快。 ...[详细]
-
来源:山西日报本报讯记者张毅)11月14日,全省煤炭增产保供调度会召开。会议传达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煤炭增产保供重要指示精神,分析当前问题,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吉福,副省长贺 ...[详细]
-
广西卫健委通报,11月14日0-24时,广西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3例。其中桂林市全州县4例、叠彩区2例外省来桂人员中发现),北海市合浦县9例外省来桂人员及其密接中发现),防城港市东兴市1例边境县级市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快讯:港股恒指高开0.26% 恒生科指跌0.14%碧桂园跌近11%
11月15日消息,美股周一收跌。今日开盘,港股恒指高开0.26%,报17665.8点;国企指数涨0.11%,红筹指数涨0.3%。跌014%,京东跌1.05%,美团跌0.51%,快手跌0.32%。跌10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建业集团裁掉7000人?员工:领导说公司很难,在岗也要降薪40%
建业地产相关人士对时代财经称,“对此暂无更多回应。”继年初因组织架构调整被传裁员后,“河南地产一哥”建业又再传出裁员消息。11月14日上午,如往常一样上班的夏黎化名)收到项目领导的口头通知:“你)被裁 ...[详细]
-
参考消息网11月22日报道 据路透社11月21日报道,摩尔多瓦21日警告其民众,要准备好迎接严冬,因为该国正面临一场“严重的”能源危机。报道称,约50个国家和机构21日在巴黎举行捐助会议,承诺向摩尔多 ...[详细]
-
《大空头》原型加仓,曾警告崩盘且二季度几近清仓,什么信号?股神重仓台积电…
本周首个交易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其中,道指跌0.63%,标普500指数跌0.89%,纳指跌1.11%。大型科技股普跌,特斯拉、亚马逊、微软跌超2%。亚马逊被曝裁员约万人,公司创始人贝索斯表态将捐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