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一周年:累计成交额近85亿元,流动性破局仍是关键

  发布时间:2025-07-05 20:23:20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累计成交量1.94亿吨、累计成交额84.92亿元、最高达到62元/吨,这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称“全国碳市场”)交出的开市一周年成绩单。我国碳市场建设自2011年开始先从地方试点起步,为2021年启 。

累计成交量1.94亿吨、全国累计成交额84.92亿元、碳市最高达到62元/吨,场周这是年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称“全国碳市场”)交出的开市一周年成绩单。

我国碳市场建设自2011年开始先从地方试点起步,计成交额近亿键为2021年启动全国碳市场积累经验。元流在7月15日举行的动性一周年总结活动上,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表示,破局目前,仍关全国碳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全国交易价格稳中有升,碳市与启动当日相比价格涨幅20%左右。场周但整体交易活跃度不够,年累从时间分布上来看,计成交额近亿键交易较多集中在企业履约的元流前两个月,占整体交易量的90%左右,正在积极筹备纳入其他重点排放行业。

随着覆盖范围的扩大,我国碳市场发展潜力值得期待。据《中国碳市场回顾与展望(2022)》预计,完成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八大行业覆盖之后,全国碳市场的配额总量有可能会从目前的45亿吨扩容至70亿吨,覆盖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60%左右。

“碳交易市场起步、运行稳健,为进一步扩大其他涉及排碳企业加入其中奠定了一定的市场基础。”期货副总经理景川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随着未来市场工具的不断健全,投资者进入提供流动性,在全国碳中和的目标下,通过碳交易以及碳风险管理必然成为排碳企业进行生产成本管理的必然选择。

累计成交84.92亿元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正式启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了又一重大里程碑式进展。截至今年7月14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9399亿吨,收盘价每吨57.99元,累计成交额84.92亿元。

全国碳市场启动一年以来,各月成交量差距较大。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显示,2021年12月成交量最高,为1.36亿吨,成交额达到58.14亿元;2022年3月成交量最低,为70.9万吨,成交额为3996.9万元。

从成交量来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最高成交价出现在2021年12月,成交价为62.29元/吨;最低成交价出现在2021年10月,成交价为38.50元/吨。通过数据来看,去年7月16日开市之后,成交量及成交价均有较大波动,近期成交价格趋于平稳。

“全国碳交易市场上线一年效果显著。”景川表示,发电行业重点控排企业开户率100%,表明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碳排放与碳交易已经成为排碳企业的一个重要的经营成本,合理安排碳排放与生产计划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工作。

2021年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行周期顺利收官,履约完成率99.5%。第一个履行周期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约45亿吨二氧化碳,是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今年4月10日,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明确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的重要内容,并提出实行统一规范的行业标准、交易监管机制。对建设统一、规范、高效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7月13日,生态环境部召开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全国碳市场自去年7月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取得积极成效,初步构建了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推动企业低成本减排作用初步显现,成为展现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窗口。

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初步建立,有效发挥促进企业减排和碳定价作用。研究表示,我国碳排放权市场从地方试点起步,自试点以来交易额呈现增长趋势,全国碳市场启动后,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

流动性破局仍是关键

全国碳市场平稳有序运行,但发展也存在市场交易整体活跃度较为有限、流动性不足等问题。

当前,全国碳市场参与主体仅包括控排企业,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暂未允许入场,降低了市场流动性。除碳市场“开张”首日成交410.4万吨以外,其余时间的日交易量维持在数十吨左右。2022年7月4日的交易量成交仅为10吨。

“全国碳市场的建设还比较单一,仅纳入电力行业,交易主体仅有重点排放单位,其交易目的同向、风险偏好相似且具有很强的行业同一性。”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表示。

业内人士指出,流动性不足造成多种影响,碳价格信号的权威性不足,难以有效引导企业的节能减排行为和决策。如碳价不具有权威性,对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创新的激励作用也有限。

解决流动性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成。李高表示,在发电行业碳市场稳定运行后,计划逐步有序扩大市场交易主体和交易产品,进一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纳入更多高排放行业。

除交易主体类型少,市场流动性较弱的问题外,景川认为,碳交易也存在着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因此适时引入风险管理工具,确保企业在碳交易中的风险防范,十分必要。

“加强碳金融相关研究,在实现全国碳市场平稳健康运行和有效防范金融等方面风险的基础上,适时考虑上市碳排放权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逐步丰富交易品种、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提高碳市场交易的活跃度。”生态环境部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完善配套制度体系,在发电行业碳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上,逐步将市场覆盖范围扩大到更多高排放行业。

  • Tag:

相关文章

  • 燕京啤酒董事长耿超:把ESG理念变为有效管理工具,融入到公司治理体系中

    2022论坛年会于11月21日至23日在金融街举行,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耿超在“持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助力资本市场行稳致远”上表示,对于中国的啤酒行业来说,未来的不确定性很多,但有几个趋势
    2025-07-05
  • 财政金融合力 今年重点化解隐性债务风险

    今年在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上,财政金融齐发力。近期,财政部部长刘昆和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均谈及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防范,而这也是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症结所在。
    2025-07-05
  • 珍酒李渡集团港交所递表 2022年前三季度总收入42.49亿元

    观点网讯:1月13日,珍酒李渡集团有限公司于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招股书显示,珍酒李渡集团是一家致力提供以酱香型为主的高品质白酒产品的中国领先白酒公司。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1年收入计,该公司
    2025-07-05
  • 益生菌市场趋热 多家公司积极布局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记者 张雪一则有关XBB.1.5新冠病毒变异株简称“XBB.1.5”)的不实消息,“搅红”了益生菌市场。尽管中国疾控中心日前已发布消息称,没有
    2025-07-05
  • 我在非洲开工厂,快乐得不想回来了

    中国人出海非洲已经超过30年了,有许多出海人和企业在那里扎根。但对于这片被视为“出海新兴市场”的土地,许多人其实对其了解不深。从“早期支援”带来的第一批国内出海者,到中资企业出海潮流带来的“非洲热”,
    2025-07-05
  • 上海先锋控股发盈喜 预期年度纯利同比上升不低于40%

    01345)发布公告,鉴于该集团2022年度对联营公司Paragon Care Limited的投资自于联营公司的权益转拨至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权益工具,出售该联营公司的收益为人民币3782.
    2025-07-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