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瑞信袁芳卸任争议:基金封闭期内离职,还怎么长期投资?
“袁芳要离职了。瑞信”过去一年里,袁芳类似传闻时不时就会蹿出来。卸任
如今,争议资传闻终于有迹可循。基金
11月19日,封闭工银瑞信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期内期投袁芳一次性卸任在管的离职5只基金。虽然离任原因标注的还长是“工作调整”,但业内的瑞信推测更倾向于,这是袁芳在为正式离职做铺垫。
《财经》新媒体就袁芳是卸任否要离职一事,向工银瑞信基金相关负责人求证,争议资对方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基金”
袁芳在公募圈颇有声望,封闭是热度仅次于葛兰的女性基金经理。她在工银瑞信供职时间超过10年,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226.53%,截至三季度末,管理规模合计225.56亿元。
卸任争议
明星基金经理“出走”,早已不是新鲜事。
从周应波、赵诣,到董承非、林森......年内已有多位“顶流”离职。他们或另寻东家,或“奔私”创业。
由于他们身负数百亿规模,持有人基数庞大,且自带流量和关注度,在官宣离职时,基金公司总是尽可能低调而谨慎地处理。
像袁芳这次的卸任公告,就选在了非交易日的周六发布。
投资上的重大人事变动,要做到完全不起波澜很难。从过往案例来看,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双方好聚好散:基金公司安排合适的继任者,基金经理写一封真挚的告别信,以求平稳度过交接期,安抚和留住持有人,最大程度上减少对产品规模和公司品牌形象的冲击。
对于一些明星基金经理的离开,尤其是奔私的那些,持有人的反应往往是惋惜。因为私募的购买门槛高达百万,这意味着普通基民无法再享受到他们的投资服务。
作为工银瑞信基金的“头牌”之一,袁芳的卸任和“奔私”传闻,却是争议声居多。
最大的争议点在于,她卸任的5只产品中,“工银圆丰”是一只三年持有期基金,成立于2021年1月13日,首募规模79亿元,距离首轮持有期结束还有一年多时间,在任职回报亏损31.91%的情况下,基金经理却一走了之。
无论是主动离职,还是被动下课,这种有始无终的做法,让不少投资者难以接受,因为很多人当初就是冲着她的名气下的单。
从监管的角度,持有期产品设立的初衷,本就是为了践行长期投资理念。在首个持有期内更换基金经理,显然与这一理念相悖。
一位基金研究机构的人士在接受《财经》新媒体采访时表示,人才流动是市场基本特征之一,属于正常情况。但如果是打着基金经理市场号召力,进行资金募集的封闭式基金,在距离封闭期满还有一定时长出现基金经理离职,或多或少存在误导投资者的情况。
监管空白
站在买卖双方的角度,在现有法规下,面对基金的持有期限制,基金经理去留与否有的选,投资者想赎回却没的选,只能被动接受人事变更。
11月20日,西部利得基金经理盛丰衍在微博发文,建议修改持有期基金规则,持有期基金的首发基金经理离职的,给予投资者一次赎回的机会,“否则旨在鼓励长期投资的持有期基金难以获得投资者认同,和持有期基金初心南辕北辙”。
在公募历史上,有过封闭期或持有期内开放赎回的案例,就是在2020年9月红极一时的蚂蚁战配基金。
5只“创新未来”基金发行时募了600亿元,认购人数多达1360万户,原本封闭期18个月,后来因上市计划搁浅,在2020年11月开放了为期一个月的赎回通道。
也有业内人士建议,以后发持有期产品,可以让基金经理签署承诺函,承诺封闭期内不离职。如果封闭期出现离职,基金公司应承担连带责任。
实际上,为了促进公募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监管一直在完善基金经理离职的相关规定。
2月18日,证监会发布《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其中规定,“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不得聘用从其他机构离任未满6个月的基金经理和投资经理,从事投资、研究、交易等相关业务”。
和此前相比,基金经理离职静默期多了3个月。
5月20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则(简称《办法》)。在细则中规定,公募基金管理人建立员工离职静默期制度,基金经理等主要投研人员在离职后1年内不得从事非公募基金投资管理等工作。
这意味着,基金经理如果从公募离职,想要发行自己的私募产品,从之前只需等待3个月,延长到1年。
6月10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要求绩效薪酬的递延支付期限不少于3年,高级管理人员、基金经理等关键岗位人员递延支付的金额原则上不少于40%,绩效考核指标应体现3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情况。
盛丰衍曾评价,该《指引》一(是)强制基金经理和投资者共担风险,二也惩罚了跳槽行为,鼓励基金经理在一家公募基金长期干。
回到袁芳卸任“工银圆丰”的案例,可以看到现有法规下,对持有期内基金经理的离职行为,没有明确的约束和针对投资者的处理方案。
(责任编辑:百科)
-
本报记者 李 冰随着卡塔尔世界杯正式开赛,国内品牌的世界杯营销大战也随之开启。记者注意到,近日多家银行借势世界杯进行品牌营销,通过线上渠道推出多项活动,形式多样,热度不断攀升。业界普遍认为,银行业抓住 ...[详细]
-
世行预警明年全球或步入衰退:发达经济体应牢记货币紧缩的跨境溢出效应
世界银行在官网发布最新的研究报告《伴随着加息,2023年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上升》指出,随着世界多国央行同时加息以应对通胀,可能会在2023年走向全球衰退。同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将出现一系列金融危 ...[详细]
-
迪瑞医疗业绩乏力研发费半年仅增7.8万 宋勇家族疯狂收割30亿欲再套现1亿
长江商报纳入了中国华润体系的300396.SZ)经营并未实质性改善。今年上半年,迪瑞医疗实现的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称“净利润”)虽然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但较2019年中期并无明显增长 ...[详细]
-
据@淮阴发布 微博消息,淮阴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通报,2022年9月17日早晨8:10左右,淮阴区幸福城烧烤店发生一起煤气罐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4人轻伤,受伤人员均已及时送医救治。目前,现 ...[详细]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三大突破
每经记者 李星 每经编辑 裴健如 “近几年来,我汽车技术实力明显增强,配套设施日益完善,产业规模化逐步扩大。”11月23日,在由成都传媒集团旗下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猎车榜以“电动智能下半场的 ...[详细]
-
转自:中国经营网本报记者 李静 北京报道9月15日,腾讯音乐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已获得在港交所主板二次上市的原则性批准。腾讯音乐A类普通股预期将于9月21日开始在香港联交所买卖,股票代码为“01698 ...[详细]
-
北京时间17日凌晨,在前一交易日重挫近4%之后,周五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收盘仅上涨1美分。分析师指出,目前海外的原油市场供应侧和需求侧都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但对美国而言,重要的中期选举将在大约六周后举 ...[详细]
-
新加坡8月非石油国内出口增长快于预期,非电子产品发货量的强劲增长盖过了电子产品出口的下滑。新加坡企业发展局周五表示,8月份的非石油出口较上年同期增长11.4%。这一增幅超过经济学家8.4%的预测中值, ...[详细]
-
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北京11月21日电 记者徐佩玉)2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了两期人民币央行票据,其中3个月期央行票据100亿元,1年期央行票据15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09%和2. ...[详细]
-
Astrobotic以450万美元收购Masten:承诺将继续推进月球技术
Masten的月球着陆器想象图)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16日早间消息,据报道,近日,总部位于美国匹兹堡的Astrobotic公司宣布收购在7月底申请破产保护的Masten空间系统Masten Sp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