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元的骨科脊柱耗材降至不足5000元 集采平均降价84%
9月27日晚间,材降国家组织骨科脊柱类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标结果公布,集采降平均降价84%的平均幅度超出了市场预期,有外资品牌的科脊胸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每套平均价格从6万元降至4800元左右。
本次集采是柱耗至不足元继心脏支架、人工关节后,材降国家组织开展的集采降第三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此次集采根据颈椎、平均胸腰椎手术的科脊需要,覆盖颈椎固定融合术、柱耗至不足元胸腰椎固定融合术、材降椎体成形术、集采降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平均人工椎间盘置换术5种骨科脊柱类耗材,形成14个产品系统类别。共有171家企业参与本次集采,152家拟中选,中选率89%。
本次集采也再度加速了国产耗材对进口耗材的替代进程。
降幅超出市场预期
骨科植入医疗器械一般分为脊柱类、创伤类、关节类及其他。脊柱由椎体及椎间盘组成,是人体的中轴骨,包含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及尾椎。脊柱类植入物主要应用于脊柱退变性疾病、脊柱骨折、畸形、感染及肿瘤等脊柱疾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脊柱类骨科耗材的市场需求大增。
此次集采结果揭晓之前,有多家骨科脊柱类耗材企业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结合这次集采规则制定较为温和来看,预计价格降幅会低于以往的高值耗材集采,以往的冠脉支架、人工关节集采后分别平均降价93%、82%。而9月27日当天,包括(688161.SH)、(688085.SH)、(002901.SZ)股价涨幅均超过10%。市场亦认为,这些股价大涨背后,预计跟集采降价温和有关。
然而,国家医保局最终公布的平均84%的降幅结果,明显超出了市场预期。
国家医保局发布的结果显示:占脊柱手术量1/3的胸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其耗材平均每套价格从3.3万元下降至4500元左右;其中,一些知名外资品牌每套平均价格从6万元降至4800元左右。技术最新的胸腰椎微创手术,其使用的耗材平均每套价格从近4万元下降至5600元左右。用于治疗压缩性骨折的椎体成形手术耗材,每套平均价格从2.7万元下降至1100元左右。
“脊柱类的集采是最为复杂的耗材带量采购,这一方面是由于需要使用多种工具,而且技术分类产品组合也很多,手术种类和手术部位较多,而且手术风险也较高,另一方面,脊柱类耗材相比其他耗材而言,渠道水分也更高,这导致价格虚高的问题。”某跨国医疗器械公司相关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多家中标企业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集采对医疗器械厂商的利润虽然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相比之下,代理商受到的影响更为直接。集采主要是挤掉中间渠道商的水分,让利给患者。
一家中标医疗器械公司负责人则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此次骨科脊柱类集采几乎囊括了所有产品,患者将获得切实好处。他预计,脊柱类集采有望明年年初春节前后在全国落地。
国家医保局表示,本次集采平均降价84%,按约定采购量计算,预计每年可节约费用260亿元。脊柱类骨科耗材集采的成功开标,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及中选企业做好中选结果落地实施工作,确保全国患者于2023年2月份用上降价后的中选产品。
本土制造进程加快
我国骨科植入性医疗器械医疗市场仍在快速发展中,集采启动之前,外资品牌市场份额占据优势地位。根据标点信息的相关研究报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企业凭借较强的技术优势、品牌影响力及资本实力仍然主导国内市场,市场占有率超过60%。
我国的脊柱类植入医疗器械细分市场中,标点信息显示,2019年,强生、美敦力、威高骨科、史赛克、三友医疗这五家企业市场份额居前,市场份额分别为28.29%、24.39%、7.92%、6.50%、3.79%。这五家企业中,强生、美敦力、史赛克属于外资品牌,威高骨科、三友医疗属于国产品牌。总体看,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依旧占据主导地位。
有骨科医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进口耗材的设计理念优于国产品牌,价格也更昂贵,但随着国产品牌的发展,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也在扩大。
从此次集采的竞价结果情况看,各家品牌之间的“厮杀”相当激烈,中标的除了美敦力、强生、贝朗医疗等国际厂商外,国产品牌也相当多,威高骨科、大博医疗、三友医疗、、等骨科脊柱上市公司均位列其中。
迈瑞医疗内部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骨科脊柱类耗材是公司正在发展的新业务。
作为国产骨科脊柱类最大厂商的威高骨科,在集采竞价中,可谓是“拼命三郎”。
本次骨科脊柱集采和此前骨科关节类集采类似,主要部件齐全且能供应全国所有地区,医疗机构意向采购量大的企业进入A组竞价,主要部件齐全但不能供应全国的企业进入B组。
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在14个产品系统类别A组竞争中,威高骨科就有五个产品均报出了最低价。
最终的中选结果显示:威高骨科及旗下两个关节品牌威高海星(高端型)、威高亚华(经济型)共有18个拟中选产品,产品系统类别包括:颈椎前路钉板固定融合系统、颈椎后路钉棒固定系统、胸腰椎前路钉棒固定融合系统、胸腰椎前路钉板固定融合系统等。
今年上半年,威高骨科骨科脊柱类产品实现销售收入5.06亿元,占公司营收比例45.81%。
CIC灼识咨询总监刘立鹤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本次脊柱类耗材集采对比人工关节集采增加了一个竞价单元,对于主要部件齐全且能供给全国的企业来说有较大的优势,不仅优先进入竞价,并且还拥有一次“复活”机会。虽然有一百多家企业参与脊柱类耗材集采,但是能够同时覆盖所有产品系统的企业数量较少,集采结果有向头部公司倾斜的可能。
总体看,骨科脊柱类耗材集采将对未能中标企业的业绩造成不利影响,此外中标企业亦将面临产品终端价格大幅下降的风险。
在今年的半年中,已有一些上市公司表态称,面对集采,需要进一步提高生产及运营效率,降本增效。
(责任编辑:百科)
-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李新笛来源:真探AlphaSeekerID:deep_insights)今年双11已经落下帷幕,我们可以从“美妆行业晴雨表”的天猫双11榜单看到 ...[详细]
-
【环球网报道】据美国彭博社30日报道,五角大楼发布消息说,当地时间周三29日)在夏威夷进行的一项高超音速导弹系统飞行试验以失败告终,原因是点火后出了故障。彭博社称,这项已受到挫折的项目遭遇了“新打击” ...[详细]
-
【财经分析】月内期价振幅达约每吨250元 铁矿石市场后期将如何变化?
新华财经北京6月30日电记者 马悦然)6月以来,石期货价格经历大幅波动,月内主力合约盘中最高价达到948元/吨,最低价触及698.5元/吨,振幅较为剧烈,达约250元/吨。截至6月30日收盘,铁矿石期 ...[详细]
-
科创板2022上半年:涨跌幅与创业板持平,拟IPO募资均值最高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科创板日报》6月30日讯记者 章银海) 随着6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A股2022年上半年行情告一段落。由于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板块回调 ...[详细]
-
作者:王珍 责编:宁佳彦自9月1日18时起,成都除公共服务类企业以及具备闭环生产条件、承担重要生产任务的工业企业外,其余企业居家办公。富士康相关人士9月1日傍晚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富士康成都工厂闭环生 ...[详细]
-
来源:有数DataVision一家东北塑料袋工厂决定跑到香港上市。成立七年,主营产品是生物降解塑料袋也就是我们在超市常见的保鲜袋和购物袋),全公司加起来只有三个销售,却做出了上亿的营收、千万级的利润,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4664只个股涨停5336次,同比增加10.13%;剔除ST股后,个股涨停累计4727次,同比上升上涨17.56%。如果平均分配次数,今年二季度 ...[详细]
-
“沪恵保”投保人次超500万,全国市场渐趋饱和,惠民保如何走得更远?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金华 上海报道不到一个月时间,上海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沪恵保”投保人次突破了500万,尽管这与千万投保目标仍有很大距离,但市场预计应该能达到去年超 ...[详细]
-
新西兰加息75基点,创史上最大加息幅度!预计经济明年陷入衰退
来源:华尔街见闻“通货膨胀不是任何国家的朋友,为了摆脱通货膨胀,我们需要减少支出,”“这意味着我们将经历一段GDP负增长时期。”新西兰央行以创纪录的幅度加息,并警告称,新西兰经济接下来整整一年可能要在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汪琦雯新疆牛奶品牌收到关注函。6月30日,麦趣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2719.SZ,麦趣尔)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要求说明纯牛奶被报道检出低毒类添加剂丙二醇是否属实,并要求麦趣尔说明此次事件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