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首日多地新春第一会聚焦高质量发展、创新等,释放了什么信号
2023年1月28日,开工江西吉安,首日释放什信春节假期后的多地第第一个工作日,吉水县工业园区一家电子生产企业的新春新车间里,工人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忙碌。聚焦 图
1月28日,高质兔年首个工作日,展创多地以召开“新春第一会”或推出新一轮政策措施等形式,开工向新一年的首日释放什信发展发出“动员令”。
澎湃新闻梳理发现,多地第广东、新春新浙江、聚焦安徽、高质吉林等都召开了省级层面的展创“新春第一会”,上海推出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开工陕西举行2023年一季度重点项目开工活动,此外,苏州、常州、大庆等地市也召开了“新春第一会”。从部署内容来看,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作风建设、创新、重点项目建设等主题是多地关注的重点。
经济第一大省广东1月28日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据悉,这不仅是广东省委、省政府2023新春开年召开的第一场会议,也是近年来广东省召开的规模最大的会议。据“南方+”报道,大会主会场参会人数达1000人,其中参会企业超500家。同时,大会以视频直播的形式开至全省各地市、县(市、区),分会场参会人数达2.5万人。大会围绕“重点项目重大平台”“制造业当家”“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五外联动开创对外开放新格局”等主题进行探讨。
会上,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省大湾区办主任艾学峰表示,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按照“三年工程瞄准两年干”的要求,牵头发挥好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指挥部机制和并联审批专班作用,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基础设施投资和工业投资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万亿元。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涂高坤表示,广东将实施工业投资跃增计划,力争推动2023年全省工业投资实现10%以上增长,发挥工业投资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另一经济大省山东同样关注高质量发展。据大众日报报道,1月28日上午,山东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集体学习,省委书记林武主持学习并讲话。会议指出,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总抓手,在发展动力上,持续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强化创新引领,强化转型升级,强化数字赋能,奋力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在发展要求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绿色低碳,突出节约集约,突出安全标准,深入实施《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切实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会议还强调,要奋力夺取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开好局、起好步。
经济大省浙江的“新春第一会”关注创新。据浙江新闻客户端报道,1月28日,浙江省委召开全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大会。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在会上强调,要加快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更大力度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推动以数字经济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同日,“浙江宣传”发表文章《以创新之钥开启制胜之门》,文章强调,今天我们所谈论的创新,早已不仅仅是狭义的科技创新,而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全要素、全系统、全方位变革。
上海、吉林等地聚焦营商环境。1月28日,上海市政府官网发布《上海市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全文,《方案》提出,持续发力打造贸易投资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政府服务最规范、法治体系最完善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将上海建设成为国内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进一步提升上海营商环境国际影响力。《方案》明确了“深化重点领域对标改革,提升营商环境竞争力”、 “优化全生命周期服务和监管,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 支持重点区域创新引领,提升营商环境影响力”三方面任务共24项措施。
吉林在1月28日上午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项目建设大会。同日,吉林日报刊发省委书记景俊海在吉林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时的讲话(节选),讲话中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只要是有利于发展的“放”,就要不拘形式、不定模式、不限渠道、不分内外、不问出处,依法依规依纪,包容所有探索、所有发展、所有形态、所有模式。要放掉一切影响市场活力的禁锢。
安徽省1月28日召开以“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坚持严的基调,持续深化‘一改两为’,全面提升工作效能”为主题的“新春第一会”。据安徽日报报道,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在会上表示,会议的目的为树典型、立导向;明态度、强决心;振精神、提效能。据悉,“一改两为”即,坚定不移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记者注意到,去年安徽的“新春第一会”就强调了作风建设。
陕西举行重点项目开工活动。据群众新闻报道,1月28日,陕西省2023年一季度重点项目开工活动以视频连线形式在全省各市同时举行。总投资5646亿元的79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建设。
此外,在地市层面,高质量发展、作风建设、营商环境等也成为多地兔年开工首日的关注重点。
据“苏州发布”消息,1月28日,苏州市推进“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动员会暨作风建设大会召开。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在会上强调,要深刻理解“四敢”对苏州的特殊重要意义,永葆“”的姿态和“挑大梁”的自觉。要全力支持和鼓励“干部敢为”,让广大干部激情干事大展拳脚。要全力支持和鼓励“地方敢闯”,让各地锐意进取大胆探索。要全力支持和鼓励“企业敢干”,让广大企业扎根苏州大展宏图。要全力支持和鼓励“群众敢首创”,让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大放光彩。要着力优化体制机制和服务保障,让“四敢”在苏州大地蔚然成风。会上,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还宣读了苏州市委2023年1号文件《中共苏州市委关于推进“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上作出引领示范的意见》。
“交汇点”新闻报道,1月28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争当示范引领动员会”,部署开展“五拼五比晒五榜”竞赛活动。南京市委提出,要紧扣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这个重点,显著增强对全省协调发展的带动力、都市圈中心城市辐射力、国际资源要素链接力,切实扛起“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的重大责任,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同日上午,扬州召开全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暨作风建设大会。连续三年“新春第一会”聚焦营商环境建设,连续十年制定出台服务企业“2号文件”,扬州市委书记张宝娟在会上表示,今年是扬州确立的“发力奋进年”,要全面打响营商环境整体战和作风建设持久战,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打开局面,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据黑龙江日报报道,大庆高质量发展大会1月28日召开,贯穿全年、包含13项具体行动的“活力大庆”系列行动同步启动。另据常州日报报道,1月28日,常州市委、市政府召开新能源之都建设推进大会,对打造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进行全面部署。大会出台《常州市推进新能源之都建设政策措施》。总投资折合人民币超470亿元的15个新能源重大产业项目签约落户,加入“常州新能源军团”。
(责任编辑:知识)
-
央行、银保监会:稳定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 对国有、民营等各类房地产企业一视同仁
中国人民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稳定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国有、民营等各类房地产企业一视同仁。鼓励金融机构重点支持治理完 ...[详细]
-
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3日讯 2022年12月31日,000333.SZ)披露《关于董事离任的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公司董事殷必彤递交的书面辞职报告。殷必彤因个人原因提出辞去其担任的公司 ...[详细]
-
在大家尽享节日欢乐的同时,一批重大工程加速推进,不少建设者和产业工人坚守岗位,赶工时,抓订单,贡献自己的力量。深中通道建设者坚守一线元旦假期,深中通道建设工地上的建设者们坚守一线。目前,深中通道建设正 ...[详细]
-
来源:券商中国“女子100万投资基金到期损失98万”话题冲上微博热搜!近期,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多份判决书,多位投资人状告北京嘉怡财富及其基金经理李文东。其中,投资人宋女士投资基金100万元,4年到期 ...[详细]
-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8月31日 第 02 版)本报北京8月30日电 记者刘乐艺)中共中央宣传部30日在京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应急管理领域改革发展情况和取 ...[详细]
-
当地时间1月3日,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事务的执行副主席瓦尔季斯·东布罗夫斯基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2023年欧盟的能源供应或将严重不足。他表示,虽然2022年期间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这不能确保2023 ...[详细]
-
转自:北京商报一段时间以来,囤药都是活跃在互联网上的关键词。网络上流行着对症各种毒株的药品清单,主角风水轮流转。从热炒至上万元的新冠特效药Paxlovid,到对抗最新“XBB1.5”的蒙脱石散,面对大 ...[详细]
-
本文来自中关村在线近日,台积电宣布将在2022年末实现3nm制程芯片的量产,和三星不同,虽然3nm制程相对时间节点落后了几个月,但由于台积电的良品率很高,在业界的口碑非常好,并获得了包括高通和苹果在内 ...[详细]
-
来源:华夏时报华夏时报记者 付乐 冉学东 北京报道随着中报披露季落下帷幕,金融科技平台的业绩揭开面纱。截至目前,7家金融科技平台披露了上半年业绩报告。除嘉银金科外,其余6家平台均出现营收或利润下滑的情 ...[详细]
-
元旦起部分存量房贷月供减少 5年期以上LPR一季度或将下降5个至15个基点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转自:证券日报本报记者 刘琪“2023年收到的第一个好消息就是房贷利率降了!”家住长春的徐女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1月2日徐女士收到银行短信 ...[详细]